2021年度青少年科教成果展示(比赛)活动,比赛共分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子百拼、科技航模、科学实验、科学幻想画六个项目。共来自全市50所苏青馆科普基地学校和苏青馆本部的1246人参加了本次成果展示(比赛)活动。
各项目的参赛情况如下:计算机编程比赛分小学生Scratch编程、小学生C++编程能力比赛、初中生C++编程能力比赛三个项目,比赛采用方式比照CCF组织的CSP-J1进行,共有752人参加比赛。人工智能机器人比赛分INJOY普及赛、INJOY非攻、Make智慧城市三个项目,共有190参加了以上三项比赛。电子百拼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快速地完成 3个现场指定电路的拼搭3个创新电路的拼搭,并显示电路的功能,共有175名学生参加本项目比赛。科技航模使用相同型号四旋翼直升机完成规定的动作和路线,共有69名学生参加本项目比赛。科学实验就是使用舞台表演的戏剧因素和爆发性科学实验更好的结合起来,展示魔幻趣味科学实验秀,共有10所基地学校参加此项比赛。科学幻想画展示学生以科学为基础的幻想,共有46名学生参加本项比赛。
本次比赛设主赛场一个即苏青馆本部举办了科学实验、科学幻想画两项比赛;分赛场三个,分别是计算机编程在松陵一中、人工智能机器人比赛在鲈乡实验小学,电子百拼、科技航模在长安实现小学。
背景说明
2021年7月,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苏青馆闻令而动。成立了工作小组,研究制定出台了苏青馆的“科普基地学校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开启了建立家门口的科普教育基地学校行动方案。从2021年9月起在全市建立50个科普培训基地学校,办家门口免费的科普培训活动。服务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学生的业余科技教育生活,让科技教育融入青少年业余生活、培育更多具有科学素养的未来栋梁。活动目标:建立基地学校,服务双减政策。让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孩子在家门享受免费科普培训,使其每个周末过得没有压力,充分感受科学、享受快乐。
项目特点
第一,科普培训课程设置与双减政策一致、又结合各基地学校特色开展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课程。
第二,馆内馆外分工合作,分设不同课程;
第三,校外机构与学校师资互动,有些课程委托校外机构执教、有些课程有本校老师执教,实现优势互补;
第四,面大量广,受训学校所达50所,参训人数达10000多人。
具体成效
以上年度成果展示比赛活动是50所基地学校学校和苏青馆本部受训学员中挑选出15%的人参赛的。另外此项目获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推荐为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项目。2021年11月25日,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出台了《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而苏青馆9月份出台的“科普基地学校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并实施可谓先行一步!
科学幻想画
计算机编程能力
电子百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