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焦科普教育的同时,我们始终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置于重要位置,依托吴江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全方位开展中小学心育工作。该中心自 2017 年成立以来,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勇挑指导、服务与研究的重任,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驾护航。
阳光心灵驿站吴江总站
区关工委授牌,开启心育新篇
区青少年辅导总站于 2018 年 10 月成立,由区关工委与区教育局依托苏州青少年科技馆资源组建,扎实推进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全区配备 125 名专职心理教师、1251 名兼职心理教师、32 人危机干预专家团队。6 月 27 日,吴江区关心下一代“心心相引”大讲堂暨“进万户”专项调研部署会召开,苏州市关工委为吴江区校外教育辅导总站授牌“阳光心灵驿站”,并为首批 34 名“阳光心灵驿站”心理健康辅导专家志愿者颁发聘书,开启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新篇章。
“润心助行,点亮心光”——心理辅导志愿服务
专业守护,传递心灵温暖
秉持省教育厅“润心”行动精神,培养“四个自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质量,我区每学期抽调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专职教师加入“苏老师”队伍,常态化开展热线辅导及面询服务。全年热线接待 1500 多次,危机处理 600 多次。通过“面、点、线”战术全方位开展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面”上科普大众,普及“心”知识;“点”上一对一热线辅导,用专业与爱陪伴;“线”上对重点个案登记、跟踪、干预,及时提供心理服务。
“心里的微光”
科普体验,提升心理素养
积极投身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普及和苏青馆专题巡演活动,以 “心里的微光” 为主题,“苏老师” 志愿服务团队深入滨湖社区、长桥社区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心理科普活动。活动现场,十余组家庭积极参与,在参观体验中汲取心理健康知识;家庭教育指导师耐心解答家长困惑,构建起家校共育的良好桥梁。通过 “科普 + 体验 + 服务” 的创新模式,为青少年及家长带来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在社区播撒下心理健康的希望种子。
“爱在童年 乐在心间”—— 吴江区青少年校外心理科普基地(盛泽站)启动仪式
校站联动,拓展心育空间
11 月 6 日,吴江区青少年校外心理科普基地(盛泽站)正式启动,进一步完善了 “校站结合” 的心理关爱体系。学生们在这里既能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又能在运动中释放活力,享受心灵的滋养。此前,铜罗站已率先起航,盛泽站的加入为全区心理科普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助力他们在关爱中茁壮成长,塑造健全人格。
关爱学生生命健康工作,组织各片区心育研讨活动
研讨交流,凝聚心育合力
吴江区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专项行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紧密协作,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召开会议。5 月及 11 月,各校纷纷开展 “家教润心 成长同行”“阳光润心 逐梦前行” 等主题活动,共同编织青少年健康成长安全网络。9 月 11 日,教育局于笠泽实验初级中学召开期初工作会议,为新学期心育工作指明方向,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摸排与档案管理指导。吴江区分成 10 个片区,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心育研讨活动,全年 40余 次,每次活动均有教师开课分享经验,众多师生积极参与,形成了浓厚的心育研讨氛围,凝聚起全区心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拓宽心理科普视野,搭建心育沟通桥梁
学习交流,提升专业水平
为推动心理科普工作纵深发展,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10 月 17 日,教育培训部副主任、吴江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负责人薛晟受邀参加《关心下一代周报社》举办的研讨会,并在会上分享吴江经验,为心理健康教育短视频推广建言献策。同时,积极组织心理骨干参加各类培训与学术研讨会,如苏州市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培训班、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专题培训以及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术研讨会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拓宽视野。此外,还积极与区内外部门合作,参与关爱项目启动仪式,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促进区域间心育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硕果累累,凸显心育实力
成果丰硕,彰显心育成效
深入贯彻“服务至上”精神,坚持区教育工委“好地方、好教育、好未来”理念,认真落实省市“润心”行动文件精神,有序实施、分片督查指导,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与区关工委联合成立区校外辅导总站,与区妇联开展“家庭教育进万家”主题活动,把“关爱童心”作为重点工作。《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对策及研究》报告获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成果奖”一等奖,薛晟获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撰写的心理调研报告获评省关工委2024年度调研报告评选一等奖。优秀心理剧多次登上江苏少年网头条,多场活动获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官网微信推送,彰显我区心育实力与影响力。